他,无怨无悔坚守在一线丨核电行
发布日期:2025-08-07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APP字号:【 大 中 小】
365天24小时的坚守
每年6月—7月,浒苔在季风影响下到达海阳核电厂周边海域,具有繁殖速度快、暴发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华东监督站海阳监督组,需要对海阳核电厂1、2号机组前池、取水明渠、取水口外海区域及冷源保障设备加强现场巡视,重点关注核电厂冷源安全。
“一年365天,我们会按照监督程序对核电厂开展每日监督活动,日复一日。”宁方寅说,但天有不测风云,特殊情况就需要特殊监管。
近年来,我国多地核电机组陆续发生海洋生物入侵事件,其中就包括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因附近海域海月水母异常暴发,导致四台机组降功率运行或停堆。
“此次浒苔暴发,我们会专门核查海阳核电厂冷源保障方案落实情况,重点查看浒苔分布情况、导引网等拦截设施布置及检查维护情况、人员船只配备情况及应急工作准备情况。”宁方寅说。
此外,针对台风等极端天气,华东监督站驻场监督员会制定专项监督方案,并开展监督。日常监督活动已经较为成熟、规范,如到核电厂主控室进行巡视,看看操纵员行为是否规范,仪控台有没有异常报警灯;到各个厂房开展巡查,核查设备有无异常,各项活动是否存在违规;对电厂的各类报告进行审查,对一些试验进行见证等,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跟踪核安全相关异常……
“应该说,每天的现场监督是从戴上印有国家核安全局标识的白色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开始的,然后下泵坑、巡核岛、攀爬脚手架,逐项排查安全隐患。”宁方寅说:“我们需要时刻以保障核安全的使命和决心,做好全年24小时应急值班保障。”
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绝无一失
“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宁方寅强调。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既符合国情、又接轨国际的核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局机关、地区监督站、技术支持单位“三位一体”的监管架构,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以及放射性物质实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分阶段审评许可,对核设施和从事核活动的单位开展全过程监督执法,对辐射环境开展全天候监测。
“但近年来我国核事业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紧跟监管要求。”宁方寅说。
自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4年保持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的态势,且具有四代特征的先进核电技术,如高温气冷堆等,也陆续取得重要进展。宁方寅说:“华东区域核与辐射监督的显著特点,就是堆型全面、新技术应用广泛,这也给安全监管带来新的课题。”
在核电领域,“安全第一”并不是套话,也并没有因习以为常而生懈怠。为适应核事业发展,我国核安全监管注重科技赋能安全监管,包括应用“智慧工地”“智慧车间”等管理系统;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应用场景。
“始终秉持如履薄冰的态度,发扬严慎细实的作风,尽全力做好核安全监管,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绝无一失。这就是我们对核事业的热爱、忠诚、奉献和担当,也是支撑我们无怨无悔坚守一线的信念源泉。”宁方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