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进入建设高峰期,核电厂建造、运行如何确保在“框”里?
发布日期:2025-07-24 信息来源:字号:【 大 中 小】


在海阳核电厂内,有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简称“华东监督站”)的三名驻厂监督员。华东监督站核设施监督五处副处长、海阳现场监督组组长宁方寅告诉澎湃新闻,他们三人全年365天按照监督程序对核电厂开展每日监督活动,例如到核电厂的“大脑”主控室进行巡视,看看操纵员行为是否规范,仪控台有没有异常报警灯;到各个厂房开展巡查,核查设备有无异常,各项活动是否存在违规;还要对电厂的各类报告进行审查,对一些试验进行见证等等,从而第一时间发现跟踪核安全相关异常。
宁方寅说,海阳核电现场有2台机组在运营,2台在建,2台正在进行负挖作业,如果监督中发现问题,他们会及时采取措施督促核电厂及时整改,涉嫌违法违规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核电厂建造、运行全周期在“框”里
我国59台运行机组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稳定运行记录。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高度肯定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
7月16日,在山东荣成国核示范项目点,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副处长、荣成现场监督组组长刘成运说,我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既符合国情又接轨国际的核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局机关、地区监督站、技术支持单位“三位一体"的监管架构,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以及放射性物质实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分阶段审评许可,对核设施和从事核活动的单位开展全过程监督执法,对辐射环境开展全天候监测。
“一个核电厂建造、运行的全周期,需要遵循核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许可文件划定的‘框’,监督员的工作就是对核电厂进行全方位的基准检查,以核实各项活动是否在这个‘框’里。”刘成运介绍说。
针对国核示范项目这种新堆、首堆,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成立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监管工作专班,针对监督发现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及时组织协调督促营运单位妥善处理,确保示范工程高质量投运。
此外,国核示范以“本质安全树国际标杆”为目标,努力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引入挪威船级社安全评级系统,开展HSE国际标杆建设,形成一套具有知识产权的《核电工程国际安全评级系统》。目前,国核示范项目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可控、在控,HSE国际标杆评估达8.5级。
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自然灾害是否会对核安全带来影响?
对此,刘成运说,核电厂的选址、设计需要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技术审查,其中就包括洪水等极端气候的审查。在确定设计基准时已经考虑了厂址所在地具体气象、地理资料,还要根据《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开展审评。
另外,针对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通过经验反馈集中分析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冷源、应急柴油发电机相关工作。华东监督站制定并实施恶劣天气防护专项监督程序,在台风、寒潮等恶劣天气到来前开展专项检查;同时,监督站也会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交流,推动营运单位建立并完善预防、监测和响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