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信息>业界资讯

“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朱光亚:他的一封信,曾刷爆“朋友圈”

发布日期:2019-02-28 信息来源:中核集团字号:【

人生为一大事来。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但却是新中国的血脉中,

激烈奔涌的最雄壮的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

不用浮名绊此生。

遥远苍穹,

他是最亮的星。

 

 

朱光亚(1924.12-2011.2.26)湖北武汉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1950年,他拒绝美国邀请,毅然回国。归国前,他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发出公开信:“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

1956年,朱光亚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他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得很简单:“我这辈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逝世。致敬!

他的“一封信”,曾刷爆“朋友圈”

从1949年年底开始,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并送给美国各地区中国留学生传阅、讨论、联合署名,到第二年2月下旬,有52名已经决定近期回国的留学人员签了自己的名字。

这封公开信于1950年2月27日寄往纽约的留美学生通讯社,刊登在3月18日出版的《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八期上,在当时海外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同学们:

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人民政府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声召唤我们,北京电台也发出了号召同学回国的呼声。人民政府在欢迎和招待回国的留学生。

同学们,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的呢?还有什么可以迟疑的呢?我们还在这里彷徨做什么?

同学们,我们都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20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现在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是的,我们该赶快回去了。

……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

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

朱光亚(1924.12-2011.02)

1950年,朱光亚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成归国,开始投身中国的“两弹”事业。

1962年9月,二机部刘杰部长与李觉、吴际霖、朱光亚等研究后,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自力更生建设原子能工业情况的报告》,提出两年内进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的“两年规划”。朱光亚主持拟制了《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及原子弹装置塔上爆炸试验大纲》。这两份文件对当时很快突破原子弹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两个纲领性文件”。

1963年3月,朱光亚参与组织确定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他与李觉、吴际霖等组织北京的科研生产人员汇集西北基地,形成了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总攻局面。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威力为2.3万吨TNT当量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氢弹理论研究全面展开。朱光亚多次与彭桓武、邓稼先等组织专家反复论证,逐步完善方案,并亲自部署和指导了热核材料的研制工作。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成功。

朱光亚始终处于我国核武器发展中科技决策的高层。在核武器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键时刻,他都发挥了主导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

(文章内容摘自人民日报等)

  生态环境部 国家核安全局 回到顶部